今天是: 

中国政府网 湖北政府网 繁体中文 手机版 一号登录|注册 无障碍浏览 OA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回应关切

关于《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解读的回应

日期: 2023-07-21 08:47 来源:神农架林区新闻办

| | |

7月18日,林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进行解读。林区党委常委、党委秘书长杨峰出席新闻发布会。

,时长49:30

杨峰从《规划》的命名、特点、核心、主体部分等方面进行了解读。

▲林区党委常委、党委秘书长  杨峰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目标任务,提出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决定编制实施《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并要求各市州结合实际,编制各地的规划。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我们对照省《规划纲要》,从去年11月初开始启动神农架林区的《规划》编制工作,经过反复修改完善、不断调整优化,《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于今年的6月21日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

神农架因林而建、因林而兴,是全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不同于市州、直管市,也不同于县市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更不同于只有生态保护功能的传统林区。神农架林区是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完整行政区,既要充分发挥重要生态功能,又要切实履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协调、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职责,生态功能与行政职能高度融合、完全统一。其他市州的规划都以《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命名,而神农架的规划却以《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命名,从命名上就充分体现了神农架生态价值、生态功能和管理体制的独特性。具体讲,《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体现了3方面的特点:

一是坚持保护第一。蒙徽书记强调,神农架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瑰宝,保护好神农架自然生态是湖北的历史使命。神农架最大的资源是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保护好神农架是我们的首要职责、历史使命和头等大事。《规划》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把该保护的坚决保护好、能发展的高质量发展好”的工作要求,把自然生态摆在首要位置,坚持以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等自然生态资源为核心,实行严格的底线和分区管控,使重要的生态资源、生物多样性、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得到系统保护。《规划》确定的6类必须守牢的安全底线,都与自然生态保护密切相关,神农架所有的发展与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都必须服从、服务于保护的要求。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规划》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对区情进行了再分析、再梳理、再审视,全面、系统、深入地剖析了神农架保护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规划》明确指出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与自然保护地层面存在的保护对象精细化程度不够、个别景区瞬时游客过量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一定影响、木鱼等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与自然保护地管控要求存在差距等3方面问题,林区整体层面中旅游发展缺乏与区域统筹、发展建设缺乏与自然生态统筹、乡镇发展缺乏统筹等3方面的问题。《规划》不但找准问题,还分别在底线与分区管控、保护与发展指引、支撑体系中一一进行了回应,立足实际、靶向施策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路径、项目和措施,体现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机统一,形成了工作闭环。

三是坚持系统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为神农架建设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规划》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既不“缘木求鱼”也不“竭泽而渔”,充分体现了上级所需、林区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体现了保护生态、发展产业、改善民生的统一。《规划》坚持“跳出神农架看神农架”,把神农架放在全省、全国大局中去谋划,坚持统筹林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格局,坚持统筹林区与周边市县的综合交通和旅游发展体系,主动融入全省、全国发展格局,以神农架一域之光为全省、全国添彩。

《规划》的核心和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三类五档”分区管控,这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和精髓。“三类五档”不仅是生态保护的分区,也是绿色发展和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分区,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服从规划、服务规划,都必须遵循“三类五档”的管控要求。

《规划》包括引言、主体和附件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对保护好神农架自然生态的重要性,为什么编制《规划》以及编制《规划》的主要考虑进行了简要阐述。

主体部分由《现状》、《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底线与分区管控》、《保护与发展指引》、《支撑体系》、《实施保障》等6个章节组成:

第一章《现状》,系统梳理了神农架的生态价值、生态功能、保护发展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规划》指出神农架拥有全球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调节服务功能,被称为华中“水塔”、华中“绿肺”、华中“空调”,还指出了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与自然保护地层面、林区整体层面中的6个方面问题。

第二章《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主要阐述了神农架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根本遵循、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成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严格保护以世界自然遗产为代表的自然生态资源,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贡献神农架经验和智慧。规划原则是五个坚持,即坚持保护第一、坚持规划统筹、坚持安全为要、坚持绿色发展和坚持民生为重。总体定位是努力把神农架建设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范例、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样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湖北模式。规划目标是:到2025年,保护好以世界自然遗产为代表的自然生态资源,初步建成具有神农架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到2035年,保护水平全国领先,生态价值充分彰显,生态产业健全完善,民生福祉明显提升,全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第三章《底线与分区管控》,主要解决怎样保护神农架自然生态的问题。提出严守生物多样性安全、森林防火安全、生态安全、水安全、水环境安全和旅游容量安全等6类底线,明确了底线清单和重点任务。明确了“三类五档”的管控分区,首先将神农架林区分为世界自然保护地、一般自然保护地和生态管控区三类,然后把世界级自然保护地细分为Ⅰ类核心区、Ⅱ类核心区和缓冲区,与一般自然保护地、生态管控区共同形成“五档”管控分区。制定分区管控规则,明确管控分区负面清单,就是明确在不同区域内哪些能干、哪些不能干。

第四章《保护与发展指引》,主要解决的是怎样在保护中统筹发展的问题。明确了统筹区域综合交通、区域旅游发展、乡镇协调发展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对8个乡镇进行了类型界定,明确世界级自然保护地和一般自然保护地分区内,木鱼镇为减量疏解型乡镇,大九湖镇、红坪镇、下谷坪乡为控量优化型乡镇。生态管控区内松柏镇、阳日镇、新华镇、宋洛乡为优量提质型乡镇,明确了乡镇的主要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规划了生态产业与产品发展的重点任务,即驱动世界级自然保护地旅游提质升级,挖潜生态管控区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产品差异化供给,借鉴国际经验、深化可持续理念、促进社区参与,优化农林产业发展布局、夯实富民基础,提高特色旅游产品知名度与附加值。提出到2025年,旅游模式初步实现转型升级,“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生态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年游客量超过2100万人次。乡村旅游示范村个数达到15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到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5万元等具体目标。第四章还对村镇建设与管控进行了明确,提出严控建设用地总量、把控村镇建设体量、强化村镇风貌引导等3个方面的工作要求,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区国土开发强度控制在1.16%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70平方米以内。《规划》还重点强调了几个群众比较关心关注的问题。包括:一般自然保护地管控分区的村镇禁止新建商品住宅,严控旅游接待设施规模,确保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生态管控区内村镇严格控制新建商品住宅,适度新增旅游接待设施,适度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同时,对个人建房体量、公共建筑体量、居住建筑体量进行了细化。

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是《支撑体系》和《实施保障》,提出要完善智慧管理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人才保障体系。要求在《规划》实施中加强党的领导、完善管理机制、强化评估考核等。

以上介绍的是《规划》的主体部分,《规划》的附件明确了神农架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重大项目清单,提出实施安全底线和分区管控类、保护和发展指引类、支撑体系类等3类20个总投资243.07亿元的项目。

《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锚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目标定位,聚焦保护自然生态和提高群众收入两大任务,统领全区各级各类规划,统揽全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各项工作,是解决“多规合一”中的“一”。《规划》明确了加强生态保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生态产业体系、加强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优化支撑保障体系等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新路径,结构体系完整、内容全面丰富、方法措施具体,是指引神农架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纲领性文件,对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推动新时代神农架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具有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必将有力指引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

发布会上,林区党办、林区农业农村局、林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区文化和旅游局、神农架国家公园等部门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林区党委副秘书长、党委办公室副主任  江鹏

林区党委办公室

【记者提问】学习宣传贯彻《规划》,是神农架林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件大事。请介绍一下《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编制的过程、背景和意义,以及学习宣传贯彻《规划》需要重点把握什么?

【答】《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的编制过程,大致为三个阶段:一是初步形成阶段。2022年11月初,林区党委、政府对照省《规划纲要》大纲,开始编制《神农架林区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于11月中旬形成初步成果,12月中旬上报省《规划纲要》编制工作专班。二是优化完善阶段。2023年1月4日,王蒙徽书记听取神农架林区工作情况汇报时,明确要求神农架要围绕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编制《规划》。林区党委、政府及时调整方向、转变思路,着手编制《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并对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结合实际不断对《规划》进行修改完善。4月14日,省委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林区《规划》编制情况汇报,研究部署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工作。三是审议印发阶段。4月26日,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规划》。5月12日,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审议了《规划》。5月25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规划》。6月21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规划》。

编制《规划》,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是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服务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具体行动,是新时代神农架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全区干部群众的热切期盼,必将有效激发全区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激情,积极主动参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推动新时代神农架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

学习宣传贯彻《规划》,需要把握好三个关系:一是把握好省《规划纲要》与林区《规划》的关系。林区《规划》是省《规划纲要》的重要板块,我们必须在省《规划纲要》的指引下推动林区《规划》落实。二是把握好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三者的关系。生态保护是基础,民生改善是目标,绿色发展是推动生态保护、实现民生改善的“桥梁”。我们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加快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三是把握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规划》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是对区情实际的再认识再提升、对实现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方法路径的再优化再完善,是深刻把握自身现状和外部环境变化的战略考量和长远谋划,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务实之策和创新之举。

今年3月31日,林区党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实施意见。6月27日,林区党委、政府印发了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实施意见》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路线图”、林区《规划》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施工图”、《行动方案》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任务书”,这三者构成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框架、行动纲领和实践指引,我们要一体学习领会、一体宣传宣讲、一体贯彻落实。

林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黄宏波

林区农业农村局

【记者提问】省委、省政府赋予神农架的两大任务是保护自然生态和提高群众收入。《规划》也着重强调了要围绕以生态农林产业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请问林区将怎样以高水平《规划》引领生态农林产业高质量发展?

【答】《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是神农架现阶段的行动纲领,为生态农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充分利用神农架生态资源禀赋、知名品牌优势、农林产业基础,围绕农旅产业融合发展和联农带农机制建设,实现生态农林产业高质量发展,完成自然生态保护和增加农民收入两大任务。

一是要做好“土特产”文章。“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特”讲的是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要跳出本地看本地,打造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能形成竞争优势的特色。“产”讲的是真正建成产业、形成集群,形成一定规模,把农产品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神农架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生态优势,为做好“土特产”文章提供了先天条件,我们将以“百花蜜、天麻”等神农架特色地理标志农产品为重点,做优百花蜜、中药材、珍稀菌等特色农林产品”。

二是聚力发展林下产业。利用神农架广袤的林下资源,发展林下产业。可通过把人工菌包种在林下、挂在林中、寄在树上等多种方法,推广林药、林菌等林下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建成天麻、淫羊藿、珍稀菌等林下产业示范基地。2021年人工菌棒天麻林下仿野生种植取得成功,今年继续开展中型规模试验,林下仿野生种植天麻13万棒,目前长势良好。对“红托竹荪”“神农架鸡枞”“桑黄”等野生珍稀菌进行驯化成功,目前已完成加工车间建设,38个标准温室大棚已建成,累计入棚菌棒13.7万棒,7月20日后,部分品种将陆续出菇,批量上市。

三是农旅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神农架生态优质的农林特色产品,持续实施后备箱工程,系统开发“伴手礼”,推进食材本土化。支持农民发展家庭农场、乡村民宿、农家乐,建设一批星级休闲农庄、精品特色民宿,推动乡村旅游优量提质,引导老百姓深度参与到旅游、农林、康养产业链、价值链中来,推动农林经济与乡村旅游经济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四是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带动农民增收。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订单收购、保底分红、二次返利、股份合作、吸纳就业、村企对接等多种形式,把产业增值收益和就业岗位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引导农民合作社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带动小农户节本增收、提质增效。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土地资源、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发展乡村产业。健全财政资金和帮扶资金支持的经营性帮扶项目利益联结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产销对接,增加农民在销售端的收入。

通过完整全面准确的贯彻实施《规划》,正确处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关系,以生态保护为基础,绿色发展为路径,最终实现改善民生的目的。

林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牛运辉

林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记者提问】《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保护与发展指引部分明确了村镇建设与管控要求,请问在今后的城乡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我们将如何贯彻落实?

【答】一、在管控标准方面。依据神农架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生态敏感性、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确定了“三类五档”管控分区,“三类”即世界级自然保护地、一般自然保护地和生态管控区,“五档”即I级核心区、II级核心区、缓冲区、一般自然保护地和生态管控区。每一个区域都明确了范围,制定了规则,建立了负面清单,明晰了哪些能实施哪些不能实施,指导性非常强。我们在管理过程中,会严格按照“三类五档”管控分区进行把关,同时套核林区国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成果数据进行审核,确保能实施的项目尽快落地见效。

二、在建设用地方面。目前林区国土开发强度为1.06%,人均城镇建设用地188.44平方米。截至2025年,林区国土开发强度控制在1.16%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70平方米以内。世界级自然保护地管控分区内的村镇禁止新建商品住宅,逐步降低旅游接待设施规模,缩减建设用地规模。

一般自然保护地管控分区内的村镇禁止新建商品住宅,严控旅游接待设施规模,确保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生态管控区内村镇严格控制新建商品住宅,适度新增旅游接待设施,适度扩大建设用地规模。以后的规划管控将转变发展方式,以提升品质、提高品位为目标导向,逐步引导思维转换,以质量的提升来弥补数量上的减少。

三、在建筑体量方面。一方面,加强个人建房管理,根据《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要求,城镇开发边界内按照“拆旧建新、一户一宅”进行建设,每户用地面积 (以房屋坡屋面屋檐滴水为界)不得超过140平方米 (不允许建附属),建筑基底投影面积(以房屋外墙为界)不得超过120平方米,建筑层数不得超过3层,建筑总面积不超过360平方米,松柏镇镇区内不再审批个人建房 (包括拆旧建新)。城镇开发边界外,允许“一户一宅”建设,房屋宅基地总面积每户不得超过140平方米 (含附属设施),建筑基底投影面积(以房屋外墙为界)不得超过120平方米,建筑层数不得超过3层,建筑总面积不得超过360平方米。

下一步我们也将依据《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结合各职能部门的职能职权和工作实际,进一步修订《神农架林区城乡个人建房管理实施办法》。另一方面,加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体量管控。根据规划管控要求,梳理全区建设项目情况,分类制定处置措施,最大程度保证建设项目满足新规划要求和标准。在项目审查过程中,充分运用规委会等审查制度,严格论证,充分研究。

四、在建筑风貌方面。要坚持 “乡土材料、乡村肌理、乡风样式”的 “三乡”原则,了解自身人文内涵,深挖本地文化元素,提炼本地文化符号,彰显地域传统风貌特征和文化意象,确保建筑风格既与传统协调,又能展现现代审美。木鱼镇、新华镇建筑风貌宜以“硬山屋顶小青瓦、砖石墙面木门窗”为引导;松柏镇、阳日镇、红坪镇、大九湖镇、宋洛乡建筑风貌宜以“双坡出檐小青瓦、屋架露檩木装饰”为引导;下谷坪土家族乡建筑风貌宜以“双坡屋顶深出檐、木构白墙小青瓦”为引导。下一步我们也将积极配合相关单位,探索新的建筑风貌图集。

林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明磊

林区文化和旅游局

【记者提问】根据《规划》的目标、定位和指引,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旅游形势的变化,下一步我区将如何加强旅游统筹,提升旅游品质、丰富产品供给,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答】我们将严格贯彻《规划》,锚定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秉持世界眼光,对标国际一流,拓展产业链条,加快推动旅游由人流拉动向质量推动、消费拉动转变。

一、在规划指引下加强旅游发展的统筹。一是优化空间布局。秉持“区内慢游、区外集散”的理念,推动西南部旅游集散功能向东北部松柏、阳日、新华、宋洛疏解。引导世界级自然保护地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设施向生态管控区疏解转移。挖潜生态管控区旅游资源,完善服务配套,提升承接能力,实现旅游产品差异化供给,形成“游览景区+游览村镇+游览自然”复合模式。二是推动旅游联动发展。加强区域联动合作,推动资源互惠互享、宣传互推互促,串联打造吸引力强的黄金旅游精品线路。

二、在规划指引下加快培育核心吸引力。一方面,加快推进以自然遗产价值彰显的西南片区老景区提档升级。进一步建立完善景区管理服务标准体系,通过挖掘文化体验、改善服务体验、建设智慧景区、完善商业体验、丰富活动体验等方式,增强大九湖、神农顶、官门山、神农坛、天燕、天生桥等六大核心景区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加快宋洛、新华、阳日、松柏等东部景点景区和旅游线路建设,展示百里画廊、神农天池、踪峡、太阳山、太和山和新华大裂谷等一批旅游资源,挖掘景区文化内涵,推动文旅融合,完善旅游服务设备设施。

三、在规划指引下丰富旅游高质量产品供给。一是发展以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展示为主的自然科普游。立足生态核心价值展示,策划“观鸟、观星、观云”等深度自然体验活动。打造国家级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普基地。优化辖区博物馆、科普馆功能,发挥遗产地科普宣教作用。二是发展以户外运动为主的特色游。打造“野人系列”户外品牌,开展户外探险、攀岩徒步、UTSS森林越野跑、滑雪赏雪娱雪等特色运动,推出“神农天路”等体育旅游精品线路。三是发展以休闲度假为主的康养旅游。培育集游憩观光、避暑度假、温泉疗养、森林康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产品。创建一批特色森林康养基地。引进优质医疗资源,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康养服务。

四、在规划指引下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做强“旅游+”“+旅游”品牌,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优等优质优品的知名度和附加值。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用好神农氏、野人、金丝猴三大IP,延伸“野人吉祥物”等文创产品。推动体旅融合发展,办好大众冰雪季等传统体育赛事活动,扩大“野人五项”“UTSS森林越野跑”的国际国内影响力。推动科旅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国家公园科学研究院、林业科学研究所、华农科创中心、中医药产业研究院4个科研平台作用,运用生物科技研发旅游新产品,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推进康旅融合。重点开发森林生态康养旅游产品、温泉健康养生旅游产品、中医药膳食养生旅游产品等产品体系,打造神农架康养旅游名片。推进农旅融合发展,落实《神农山居旅游民宿评定规范》,打造一批星级休闲农庄、精品特色民宿。打响“神农”农产品品牌,构建以神农架“洋芋、百花蜜、板栗、天麻”等特色地理标志农产品为重点、“百草、药膳、佳果”为支撑的产品体系。实施后备箱工程,系统开发“伴手礼”,推进食材本土化。

▲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  戴光明

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

【记者提问】《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将保护事业置于重中之重的地位,请问我们将如何围绕世界自然遗产地,推动神农架林区高水平保护?

【答】《神农架林区自然生态保护和统筹发展规划》明确了今后保护与发展的目标原则、管控措施、发展指引、支撑体系。下面我从保护什么?怎么保护?两个方面回答你的提问。

一、神农架保护什么?

众所都知,自然生态资源是神农架的立区之本、发展之基和富裕之源,同时也是神农架的命根子、脸面子和钱袋子。神农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等4个国际品牌和多个国家品牌,是因为神农架具有世界杰出普遍价值,主要表现为六大特点:一是全球罕见的物种基因库,是全球14个具有国际意义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的关键地区之一。二是北亚热带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及垂直带谱。三是世界中新元古代地质过程关键地带。四是北亚热带亚高山泥炭藓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五是旗舰物种川金丝猴种群。六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和华中地区生态屏障,是“华中水塔”和“华中之肺”。

二、如何实现高水平保护?

我们将根据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要求,认真履行国际承诺,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措施,把该保护的坚决保护好,能保护的坚决保护好。

一是坚持底线管控。严守6类安全底线:严守生物多样性安全底线、森林防火安全底线、生态安全底线、水安全底线、水环境安全底线和旅游容量安全底线。

二是施行分区管理。将神农架划分为“三类五档”进行保护和管理,将神农架林区分为世界自然保护地(占42%)、一般自然保护地(占4.5%)和生态管控区(占53.5%)三类,并将世界自然保护地分为Ⅰ类核心区、Ⅱ类核心区和缓冲区,总体实施“三类五档”的分区管控。对不同区域实施差异化的保护管理措施。

三是落实分类保护。将神农架自然资源类型划分为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地质遗迹景观3种类型。将保护对象划分为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地方特有物种、极小种群、国际贸易公约物种、国际保护红色名录物种等类型,开展针对性保护。

四是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对6种具有区域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通过遥感影像和固定样地长期动态监测,科学评价保护管理成效,定期、适时开展巡护监测。实施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对93.2平方公里国际重要湿地和317条河流,布设11处重要水质监控断面,定期开展水质、水文、土壤监测,实施泥炭藓湿地及生境的保护与修复,有效改善湿地生态系统。地质遗迹保护。对7处具有国际对比意义的地质遗迹和148处具有国内对比意义的地质遗迹,设置有效的隔离保护设施,保护地质遗迹景观的原貌。

同时,要擦亮“世界自然遗产”等国际级金字招牌,对标国内外先进地区,做好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生物圈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利用和推广工作。加强世界级自然保护地范围内的旅游管控,引导大众观光和旅游服务设施向生态管控区疏解转移。立足生态核心价值的展示,推动景区旅游提档升级,在旅游模式上,逐步转型为更加可持续、更具体验感的个性化生态旅游;在旅游方式上,开展零碳化改造升级,实现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发展以世界自然遗产价值展示为主的自然科普游,拓展个性化、定制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策划神农“观鸟、观星、观云”等深度自然体验活动。争创一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打造国家级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国青少年科普基地。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关注“神农架发布”“神农架新闻”公众号或下载“云上神农架APP”,了解林区大小事。

欢迎关注神农架政府网官方微信 “神农架发布”“神农架新闻”“云上神农架APP”

① 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神农架发布”或“神农架新闻”微信二维码关注。

② 打开软件扫一扫,扫描左侧“云上神农架”二维码下载安装APP。

友情链接